1、做站內優(yōu)化就足夠了
很明顯,這個肯定不對吧。但還有很多客戶認為站內優(yōu)化主要是增加關鍵詞密度,修改修改結構或是內鏈。SEO排名一定有很多因素組成包括站內、外鏈、體驗和社媒等。所以SEO投入成本是不低的,所要花的時間更是越來越久。一句話:入市要謹慎!
2、頁面越多越好
可能又要事與愿違了,雖然從理論上來頁面越多可能被搜索引擎排名的機會越多,但這也是基于你的頁面能被收錄,且保持收錄。很多時候,搜索引擎給一個網站固定的收錄量,也就是本月內容收錄了,但上月內容又沒了收錄。所以頁面數(shù)量只是一個指標,不是一個絕對因素。再多的頁面沒有優(yōu)質內容等于是一種虛胖。
3、網站必須提交給搜索引擎
你根本不需要主動提交網站給搜索引擎,更別認為這會讓搜索引擎立刻收錄網頁;反之,你要注意哪些頁面不應該被搜索引擎抓取或是收錄,優(yōu)化robots.txt吧,把站內搜索結果頁面排除掉,讓更有用的頁面享受蜘蛛的寵幸吧!
4、有一個通用的關鍵詞密度數(shù)字
真的很抱歉的告訴你,沒有這個神奇的數(shù)字。什么2%-8%都是做軟件的人給自己一個量化的東西,你懂得。頁面關鍵詞重復一定不是比例,而是閱讀者的適宜度。該出現(xiàn)就出現(xiàn),不該出現(xiàn)請不要出現(xiàn)吧。核心關鍵詞放在Title里是有必要的,但不一定要在正文中再次出現(xiàn)。因此,還說關鍵詞密度的基本都是喊口號的。
5、SEO完全就是排名
試問自己,排名為了什么?好看?有面子?有流量無訂單?大家都看到過所謂“保證排名”的廣告吧,但是他們從來不會告訴你排名的目的是什么,排的是什么種類的詞性。直至今日,你還抱有這種希望嗎?排名的多樣性,讓更多帶小圖片的排名有更好的點擊率,SEO一定不是表象的排名,我再多說你就要打我了!
6、SEO是IT部門的事情
不要這樣了,如今SEO不是HTML代碼改改就成神話了,更不是光IT部門能完全解決的事情了。最核心的仍是價值內容,IT人只不過是將這些內容更好呈現(xiàn)給讀者和搜索引擎罷了。
所以,不要認為IT部門天生就該把SEO做上去。我們不是一直喊著“Team Work”嘛。
7、外鏈多要比內容多更有用
如果今日你還這樣認為,我猜想你的網站或是客戶網站還沒有被K到或K死。隨著主流搜索引擎算法的更新,其中最大的更新就是把玩弄算法的站點給干掉!那就是低質外鏈,試圖提升網站權重的手法。兄弟,別搞了,外鏈是用戶自主給的,不應該強求來的,你真的當搜索引擎算法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嗎?不是不K,是時辰未到!
8、Meta Description對排名有很大的作用
貌似感覺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是不對的,但還是有很多中大客戶是不知道的,看看他們網站頭部就知道了。描述元標簽可以放入關鍵詞,但目的不是提升排名而是加強點擊率,因為這個關鍵詞會在搜索結果里變粗,更容易引起搜索者注意從而獲得他的點擊。
9、社媒營銷和SEO不相干
一個用戶的搜索意為著有信息獲取的需求,而信息需求一定來自于用戶之前看到或是聽到了些什么。而什么營銷就是讓用戶去看到,聽到什么,從而產生興趣。所以兩者之間一定是相干的。專業(yè)一點來講就是前者是曝光,后者來收口。
10、關鍵詞最好是能完全匹配
又算是個一廂情愿的說法吧,或許你發(fā)現(xiàn)一個案例排名很好就覺得他的方法是對的,世界永遠充滿個案在(不需要轉牛角尖)。你不應該花太多時間去找那些所謂的完全匹配關鍵詞來為自己排名加分,搜索引擎不喜歡你這樣做,此外用戶也不一定按照你定義的詞來搜索。所以,固定你的關鍵詞主題,不要強行匹配,只要不跑題就可以了!再說你那么累,你老板知道嗎?
11、H1標簽是站內優(yōu)化中最重要的元素
最重要恐怕還是Title,但H1我們要換個角度來看。從H1本身來說,其實它屬于樣式代碼范疇的,比如H1顯示的字體較大,H2中等。這是為了方便讀者概括內容而設立的,并不是一開始為SEO元素設立的,懂了這個道理你就會豁達很多。不要為了只有2句話的內容去增加一個H1標簽。別玩這招,搜索引擎在背后笑你呢!
12、首頁必須要有很多內容
別瞎說,作為普通的網站,首頁如同整站的一個H1標簽,它表達是整個站點的大意。應該是最切主題的內容,比如訪客能在你站點找到什么,你提供什么,價值在哪里。永遠保持最簡潔實用的信息,而不是利用首頁權重來做長篇大論。試想誰愿意在目錄頁看全文呢?
13、用站群反鏈到我的網站會提升SEO效果
還是太小看搜索引擎的抓包能力了,你擁有的站群(或minisite)都有他們自己存在的原因。有些是短期項目推廣的登陸頁,有些是你寫文章的博客,有些是你公司的地方網站,或許一個不注意搜索引擎就發(fā)現(xiàn)這些域名都來自于同一個主人。另外,利用站群作為外鏈資源的局限性很大,或許你可以僥幸用在一個站點上,但用在2個或3個站以上就會有鏈輪的痕跡。況且,分散你那么多精力在不同的域名上,不如直接將內容放在同一個主站的二級域名里。